北京市石油流通行业协会 2024年11月20日 17:44 北京
2024/11/20|农历十月二十|周三|
行业新闻速递
1️⃣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国家发改委11月19日举行的11月份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加强工作统筹,建立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协调机制,指导各地出台碳排放核算工作指引和方法指南,推动有关部门抓好任务落实,尽早构建形成系统完备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2️⃣发改委:将研究提出未来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的“两新”政策举措。将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对于地方违背市场准入制度的情况,要发现一起,整改一起,通报一起,加快破解各类市场准入的“玻璃门”“旋转门”和“弹簧门”。
3️⃣据央视新闻11月19日报道,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11月18日24时,全国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补贴申请均突破200万份,两者合计超过400万份。10月份,乘用车零售量226.1万辆,同比增长11.3%,增速较9月加快6.8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119.6万辆,同比增长56.7%,增速较9月加快5.8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零售量的比重达52.9%。全国报废汽车回收87.9万辆,同比增长113.4%。
4️⃣北京市经信局11月18日发布的《北京市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指出,鼓励企业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研发应用智慧运维、智慧运营等系统,提升新型储能系统管理水平。
5️⃣11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办法》的通知。《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办法》补充了电网安全风险管控范畴和责任主体。将新型并网主体纳入电网安全风险管控范畴,明确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和其他并网主体的业主单位等风险相关方责任。
6️⃣据人民日报海外版11月19日报道,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建成并网3910万千瓦,稳居全球第一位,形成了从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到施工建设、运维管理等较为完整的海上风电技术链、产业链。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从2018年的不到500万千瓦增长到2023年的3770万千瓦,占全球总容量的50%,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市场。
7️⃣据央视新闻11月19日报到,从国家管网集团了解到,截至11月19日,西气东输二线三线首站霍尔果斯压气站已累计输送中亚天然气5021亿立方米。霍尔果斯压气站是中亚天然气进入中国的第一站,单站装机容量居亚洲首位,日最高输气量超1.6亿立方米。
8️⃣鹏辉能源:拟在安徽省广德市投资建设10GWh储能电芯及储能系统制造工厂及独立共享储能研发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
9️⃣中国石化进入澳大利亚成品油终端市场。据中国石化报11月19日报道,11月15日,中石化香港公司下属澳大利亚子公司与澳大利亚成品油零售商JASBE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石化进入澳大利亚成品油零售市场。
🔟据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获悉,11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发布《655项行业标准及6项行业标准外文版报批公示》。涉及到汽车行业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通信协议”、“电动客车轮边驱动桥”;机械行业的“磁电阻式智能电量传感器”、“滚动轴承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轴承”;化工行业的“氢气管道设计规范”等行业标准。
1️⃣1️⃣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获悉,11月14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文件公示了第二年度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合计奖励资金达约16.25亿元。作为对比,第一年度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约11.4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该补贴用于2021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已推广但尚未完成清算的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预拨和第二年度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资金拨付。其中,第二年度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资金不得用于支持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生产投资项目和加氢基础设施建设。
1️⃣2️⃣近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度节能减排补助资金的通知,并公布了详细的资金分配汇总明细。此次补助资金总额高达98.9亿元,覆盖了全国多个地区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领域,彰显了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1️⃣3️⃣证券时报:在新型储能装机量大增的背后,储能电芯及系统价格却持续下降,行业竞争加剧。储能市场前景毋庸置疑,但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降本增益仍然任重道远。目前以314Ah为代表的300Ah+储能电芯渐成主流,大电芯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1️⃣4️⃣中国信通院:5G、时间敏感网络(TSN)、边缘计算等新技术与工业网络深度融合,探索创新工业网络路线,有望打破传统碎片化的私有协议格局和封闭的产业生态;加快推进工业5G模组、网关的研发和产业化,涌现出5G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5G工业机器人等新的工业设备形态,有望带动我国工业设备实现突破。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仅供行业内部学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