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1️⃣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动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科学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开发。就近开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稳步发展生物质发电,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
2️⃣全国首个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发布。据人民网10月30日报道,10月28日,“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在2024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上进行官方发布,正式宣布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全流程落地实施。
3️⃣发改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推动既有建筑屋顶加装光伏系统。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物柴油等绿色燃料。
4️⃣上海市:印发《美丽上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000万平方米以上。新建居住建筑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比例超过50%。全面推行建筑“光伏+”应用。
5️⃣工信部等三部门:印发《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总体建设方案》,支持新材料大数据中心通过股权、债权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鼓励相关政府投资基金按市场化原则予以积极支持。支持新材料大数据中心符合条件的相关企业上市融资。
6️⃣据北京日报报道,首都“供气生命线”再迎里程碑。10月30日,陕京管道系统累计输气量突破7000亿立方米,为京津冀、陕晋蒙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陕京管道系统推动着天然气在北京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1997年的0.5%提升至目前的35.8%,使北京成为全球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城市。
7️⃣上海环交所:10月3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80935吨,成交额1883.91万元,收盘价104.18元/吨,涨0.77%。
8️⃣10月3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提升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 服务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指出,加强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管理,保障其安全稳定运行,是服务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并网主体一旦发生并网安全事故,既损害当前利益,更给行业长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9️⃣10月30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公布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对裁决结果不认同、不接受,已就此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诉讼。中方将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从国家管网集团获悉,国家“十四五”石油天然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西气东输四线(吐鲁番—中卫)新疆段日前建成投产。
1️⃣1️⃣内蒙古液态阳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阿拉善年产50万吨绿色甲醇首期10万吨示范项目,在阿拉善高新区启动。
国际新闻:
1️⃣2️⃣美国:第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2.8%,预期3%,前值3%。
1️⃣3️⃣欧盟统计局:8月,俄罗斯和欧盟贸易额骤减约10亿欧元,俄对欧商品供应环比减少12%;欧盟对俄销售减少18%。因此,俄欧双边贸易额环比减少了15%,创下2023年2月以来最大降幅,贸易总值接近1999年水平。
1️⃣4️⃣近期,欧佩克在发布的《2024年世界石油展望》报告中表示,预计2050年前,印度将与中东和非洲一起成为全球石油需求长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报告指出,全球石油需求将从2023年的1.022亿桶/日增至2050年的1.201亿桶/日,增加1790万桶/日,增幅为17.5%。非经合组织成员国的石油需求预计增加2800万桶/日,从2023年的5660万桶/日增至2050年的8460万桶/日。
其中,中国的石油需求预计增加250万桶/日,从2023年的1640万桶/日增至2050年的1890万桶/日;印度的石油需求将增加800万桶/日,从2023年的530万桶/日增至2050年的1330万桶/日;中东的石油需求将从2023年的860万桶/日增至2050年的1300万桶/日。而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的石油需求将下降1010万桶/日,从2023年的4570万桶/日降至2050年的3560万桶/日。
1️⃣5️⃣近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的统计数据表示,2023年,美国生物燃料生产能力增长了7%,达到240亿加仑/年。其中,美国可再生柴油和其他生物燃料的产能增长了44%。鉴于美国各州和联邦税收优惠、监管政策、工厂扩建和计划中的新工厂建设,EIA预计美国生物燃料产能将继续增加。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仅供行业内部学习分享
行情分析师:金钊
编辑:王俊梅
签发:李 莉